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坐落于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内,2006年11月被列入上海科委科普场馆建设项目,由东华大学负责建设,于2009年1月面向社会正式开放。东华大学有着深厚的纺织、服饰、材料等学科研究基础,博物馆以向大众传承纺织科技历史文化为主要任务,具备常识传承的专业性、权威性与前瞻性。
现在,博物馆已被被命名为“上海科普旅游示范基地”、“上海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上海专题性科普场馆”、“上海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”和“上海民终身学习实践基地——服装文化体验基地”,并成为上海教委指定拓展“青少年走进博物馆”活动的高校博物馆之一,与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定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馆”之一。
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分科普馆、古时候馆、近代馆、少数民族馆、视听空间、流动展厅等6个分馆,现有展出面积4600余平米。科普馆以高科技展示方法和互动展项,展示纺织服装范围的产业链及其特点环节;古时候馆陈列了从先秦、秦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、宋元到明清每个时期纺织服装的图片和实物;近代馆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纺织服装的实物;少数民族馆展示了少数民族洵烂多采的服装和纺织技术;视听空间,现在主要用于播放《纺织服装探秘之旅》的环幕影片。
据负责博物馆筹办工作的东华大学服饰·艺术设计学院包铭新教授、“中国染织服装考古第一人”赵丰教授介绍,馆内正品以晚清到1949年的近代服装、织造器械等为主,藏品刚开始源于学校教授们的私人珍藏,也有不少来自社会人士的捐赠,而其中最珍贵的是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穿过的补服,由刘铭传的后人免费捐赠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科普馆借助多媒体演示、人机互动、DIY等多种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的形式,展示纺织材料、工艺步骤、服装艺术与高科技纺织品的应用。互动项目区集中了纺、织、染和服饰装饰等动手实践的项目,如电脑刺绣、针织横机、小样织机、转移印花、手绘T恤、盘扣结制作、装扮顾问和服饰款式数字化拼接等,观众可通过参观演示领会其中乐趣,同时知道和认识纺织服装的织造过程和原理。“高科技纺织品应用”展区主要分为高科技纺织品应用分类、环保服饰、新能源、生物医学、功能型服饰、航空航天、车用纺织品、弹力小球、建筑土工和运动休闲10个展项,展示了高科技纺织新创意、新材料、新技术在各范围的广阔应用前景。
博物馆开放5年来,接待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、中小学生、社会市民近20万人次。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六9:00-16:00。寒暑假正常开放,节假日开放一半以上天数,保证每年正常开放时间在250天以上。
近年来,博物馆充分借助馆内丰富的互动资源,面向中小学生、广大市民拓展各项科普活动和专题展览,并对以服装文化秀《时髦东华》项目文化志愿者为代表的多支师生队伍开设了服装文化的专题培训。2010年9月,参加由世博会公众参与馆、上海教卫工作党委、上海教委主办,东华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学校服饰·艺术设计学院、纺织服装博物馆等部门策划承办的服装文化秀 《时髦东华》专场,在世博园主题馆“秀空间”舞台展演。2013年7月,“中国好作业”东华大学专场在馆内举行。开放近五年来,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获得上海科技节“贡献奖”、“上海长宁区世博贡献奖”、“上海教育系统博物馆联展出色组织奖”等多项荣誉。